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
首页 > 百科知识 >

芬多精是什么东西啊(芬多精究竟是什么啊?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4 03:40:25    

芬多精主要成分是什么?

芬多精为Phytoncide的翻译,这是由苏俄列宁格勒大学教授B.P.Toknnh博士于1930年提出研究报告。

B.P.Toknnh博士发现当高等植物受伤时, 会发出"芬多精", 以杀死其周围环境的其它生物。

然而所有的植物都含有"芬多精", 如果将阿米巴之类的原生动物或伤寒, 霍乱, 白喉等的病原菌放在新鲜的碎叶旁边, 经过数分钟后, 这些病原菌都会被杀死殆尽, 因此可以证明, 植物具有防御霉菌或细菌的系统。

芬多精是植物所排放的抗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。大多种植物都具有防御霉菌或细菌的芬多精。主要是芳香性萜烯类物质,包括单萜烯、倍半萜烯、双萜烯等,其中以单萜烯和倍半萜烯的生物活性较强。

为了解四川康养植物芬多精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,有研究以柏木(Cupressus funebris)、马尾松(Pinus massoniana)、柳杉(Cryptomeria fortune)、香樟(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)和苦竹(Pleioblastus amarus) 5种植物为研究对象,采用气相色谱-质谱(GC/MS)联机法分析、鉴定活体枝叶中释放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。结果表明:5种康养植物活体枝叶中芬多精成分以萜烯类、醇类、酯类、醛类、酮类、烷类等6类挥发性有机物为主。柏木、马尾松、柳杉、香樟活体枝叶释放的芬多精主要成分是单萜烯和倍半萜烯,其含量均在60%以上,具有较强的生理功效。苦竹活体枝叶芬多精烷类含量最高,萜烯类α-蒎烯含量最高。

有人用热解吸/吹扫捕集/气象色谱/质谱(HP5972GC—MSD)技术对珠海市常见的10种园林绿化植物的枝叶芳香物质化学成分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,结果表明,它们分泌的“芬多精”成分主要有桉叶油素、α-蒎烯、β-蒎烯、β-香叶烯、柠檬烯、γ-萜品烯、莰烯、γ-榄香烯、二甲基、辛三烯等。

什么是萜烯?

所有的芳香类分子大致是由:芳香族、萜烯族、脂肪族三大类组成。 单萜烯,以两个异戊二烯单位,“头尾”相连接而成的2,6-二甲基辛烷为基本骨架。单萜烯是组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,沸点一般在140~180℃。含氧单萜烯的沸点一般在200~300℃。 单萜烯的萜是什么意思呢?萜的意思就是 10,单萜烯就是 10 个碳元素的烯,这 个萜是量词,就好像是一打儿鸡蛋,一打 儿鸡蛋就是 12 个鸡蛋。 单萜烯是 10 个碳的烯,双萜烯就是 20 个碳的烯, 倍半萜烯就是一倍半的萜的烯,就是 15 个碳的烯。 单萜烯是常见精油化学分子中最轻盈的分子。

可分为: 一是链状单萜烯类(open-chain monoterpene),如月桂烯、柠檬醛等,单环单萜烯类如薄荷醇、柠檬烯等。 二是双环单萜烯类,如龙脑、樟脑等。萜烯的双键与水加成,可形成萜烯醇。 三是与糖结合可形成单萜苷。


倍半萜烯是由三个 异戊二烯组成的化学分子结构,异戊二烯是组成萜烯族的基本单元结构。 倍半萜烯又称倍半萜,萜烯系统(C5H8)n中n=3的一类化合物,即三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聚合体。而三个异戊二烯组成的倍半萜烯,其样式众多、功能多样、特性不同且形态各异。

杜松烯是一种很常见的倍半萜烯,杜松烯也叫杜松萜烯,英文是cadinene。除了α杜松烯,还有β、γ、δ三种同分异构体。杜松烯有木质气味,有通经络和助消化的特性。 香橙烯也叫瓦伦烯、朱栾倍半萜烯,它是一种不太常见的倍半萜烯。橙烯一般被用作香料,它有突出的气味标志,同时它有驱虫和防止感染方面的特性。

而通过它的分子状态分析,双6碳环的结构除了它,还有很多,如:保加利亚烯、桉叶双烯、蛇床烯、佛术烯、紫穗槐烯、杜松烯、摩勒烯、柔拿烯等。

雪松烯又称柏木烯,是一种常见的倍半萜烯,除了有倍半萜烯的共性以外,还有表面清洁、防腐、杀菌、收敛、利尿、祛痰、杀虫、镇静、强化静脉和消除淋巴液滞留等特性。雪松烯还有很多同分异构体,比如 右旋-δ-柏木烯、柏木-8(15)-烯、柏木-8-烯、柏木-9-烯等,都具有相同的特性,在很多精油中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。

重质松节油是马尾松松脂经加工后得到的副产品,其主要成分是多种单萜烯、单萜醇、倍半萜烯、倍半萜烯含氧化合物和二萜类等物质。重质松节油倍半萜烯的主要组分为长叶烯、β-石竹烯、雪松烯和α-檀香烯。中国年产重质松节油在8000 t左右,占松节油总量的17%~20%。

柠檬烯,又名苎烯、双戊烯、1,8-萜二烯,是一种有机化合物,化学式为C10H16,是一种天然的功能单萜,主要用作溶剂,也可用于有机合成。柠檬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,天然的柠檬烯有旋光性,分别是左旋柠檬烯和右旋柠檬烯,而人工合成的柠檬烯不具旋光性,为消旋柠檬烯。在芳香有机化学里比较常见的就是左旋和右旋。 柠檬烯的一个大特色,就是它可以让人很开心,想想芸香科植物就知道了。 柠檬含有大比例的柠檬烯,所以用柠檬洗脸的时候,或者是涂面霜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脸白了,但只是暂时去污的作用,而柠檬倒不见得能美白。


萜能和甲醛反应吗?

萜类物质是可以与甲醛反应的。不过用在板材上,即使是实验室环境,其效果也是差强人意,用在日常环境更不要说了。

今天⼀早有⼈问我柠檬烯可以除甲醛么?虽然我没有多精通化学,但是事实还是要数据⽀撑,今天我就来打打假!不能除甲醛。



观点⼀:柠檬烯的活跃度很⾼,可以让它和甲醛反应?不反应。

反驳论据: 柠檬烯学名为1-甲基-4-(1-甲基⼄烯基)环⼰烯,分⼦式为C10H16。是⼀种具有橙⽪愉快⾹⽓的⽆⾊液体,不溶于⽔,易溶于⼄醇、丙酮等有机溶剂。它有三种同分异构体,常⻅右旋柠檬烯。⾸先,柠檬烯本⾝定向氧化会⽣成⾹芹酮;在⽆机酸存在下,柠檬烯与⽔加成反应⽣成α-松油醇和⽔合萜⼆醇;在铂或⾊催化剂作⽤下加氢⽣成对烷,脱氢则⽣成对伞花烃。柠檬烯的烯烃结构的确容易使它发⽣反应,但是都是需要条件的。它和甲醛能不能反应,或许是可以的,但是空⽓中,我觉得并没有依据。柠檬烯有更稳定的结构去氧化,为什么要和甲醛结合?


观点⼆:柠檬烯上的甲基和甲醛的氧原⼦结合⽣成甲烷和⽔?不结合。

反驳观点:请问这个反应是想象出来的吗?我估摸着你的理想是这样的反应: CH3*(柠檬烯上的甲基)+CH2O(甲醛)=CH4+H2O+C10H12(按照原⼦守恒) 是不是也发现了什么问题?如果反应成⽴,按照新产物C10H12的不饱和度它还有5,也就是最⼤可能有个苯环,有可能⻓这样,也有其他形式哈,但⼤多数有毒。所以这个⽣成甲烷和⽔的反应到底存不存在呢?假设存在,甲烷虽⽆⾊⽆味,但是有毒,天然⽓中的主要成分就有它。


除去甲醛还来个杀⼈⽆形的甲烷,苯化合物,这不是搞笑么? 那我⼤概率是认为不存在的。⾸先,柠檬烯可以发⽣烯烃的⼀般反应,其中两个双键可以都发⽣反应,也可以控制条件只让其中⼀个双键反应。⽤⽆⽔氯化氢/溴化氢处理时,⼆取代的烯烃先与⻧化氢发⽣加成:但⽤mCPBA 作环氧化时三取代的烯烃先被环氧化,⽣成柠檬烯氧化物。如果mCPBA过量,则两个双键都被环氧化,得到柠檬烯⼆氧化物。


由此可⻅,柠檬烯被氧化的特性注定⼀般情况下成为氧化物。而甲醛化学性质⼗分活泼。在⾦属或⾦属氧化物催化作⽤下,易被还原为甲醇;氧化时可⽣成甲酸或⼆氧化碳和⽔。甲醛为强还原剂,在微量碱性时还原性更强,在空⽓中能缓慢被氧化成甲酸。由此可⻅甲醛和柠檬烯都是被氧化的,还原剂之间如何反应?我看到很多发这个帖⼦的基本抄了词条⼀句话“在酸催化剂作⽤下,与烯烃可进⾏加成反应(普林斯反应)。”


有⼈就问了,什么是加成反应?例⼦:以CH2=CH2与Br2反应为例,原理是:C=C中的双键断开其中⼀个,两个C各形成⼀个半键,分别与两个Br结合。特点就是双键变单键,不饱和变饱和。所以如果甲醛和柠檬烯反应,应该都接在苯环上了,前提还要有酸催化剂。


综上论证,我认为这种反应在我这是不成⽴的,为了我的结论成⽴,我⼜职业病地找出⽂献来佐证。


柠檬烯在我们⽇常⽣活使⽤⼗分普遍,并且也是安全的(浓度范围内),⽇常⾹薰过程可以少量添加。


但是⽂献提到,柠檬烯在臭氧环境中不仅不除甲醛还容易产⽣甲醛。所以很多杀菌,⼯业⻋间是避免使⽤过量的柠檬烯的。


市面上有卖所谓的芬多精精油,是真的吗?

芬多精精油除非是由多种精油经由合适的比率调和,不然不可能有所谓“芬多精”这种成分与精油。

据笔者的经验,市售许多号称芬多精的精油,其实是化学调和的香精,要区分很容易:如果是纯正的天然多种精油调和的芬多精,至少要标明其来源成分,各是什么植物与产地。

调和后的芬多精精油,会有相当明显的木味,调和技术高明,取材优良的芬多精,应该有把握把几种主显芬多精:松杉柏的特征,同时保留兼顾但不会抢掉风采,所以用者应该可以闻到松的率直,杉的冷冽,与柏的清新,这才是芬多精的调和综效。

某些市售的所谓芬多精,入鼻都是香味,也毫无木味特征,充其量不过是香水或芳香剂换一种名词包装而已。请千万区分。

除了针叶植物,其他植物也有芬多精吗?

其实芬多精的原文为“植物的防御系统”,广义来看,只要是取材自植物的均属之。不过因为针叶植物的芬多精含量最纯最广,故以其为代表植物。

在树木的的芬多精中,以桧木的精油最为有名。据说,桧木的芬多精可增加人体的免疫机能及调整自律神经效果,使用的方法有许多种,其中最为直接的方法,就是将其涂抹于口鼻之间。

日常常见的有:香辛料、洋葱、大蒜、茶树油、橡树、雪松、松属等植物都会分泌芬多精。

相关文章